《減糖用戶消費行為報告》發布,木糖醇、赤蘚糖醇獲得更多認可
發布: 2022.03.05
科學研究表明,人體長期過量攝入糖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多種不良影響。目前我國人均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約為30克,超出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家衛健委《健康中國行動(2019-2030)》明確提出的25克攝入量,國內年輕人肥胖和相關疾病現象正在呈上升趨勢。不過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,有越來越多的都市年輕人正在接受并選擇減糖飲食。
近日,元氣森林對外發布了《減糖用戶消費行為報告(2021)》,首次向外界披露了國內主流減糖用戶群體的畫像、消費習慣和內在動機等內容。
《報告》顯示,越來越多的都市年輕人正在接受并選擇減糖飲食。減糖用戶也是自律能力較強的特殊群體。其中,近八成受訪者堅持減糖飲食一年以上,半數受訪者長期堅持運動健身,55%的受訪者每周專注學習20小時以上,7成受訪者感覺減糖后身體輕盈且精氣神充沛。
年輕女性更熱衷減糖,7成受訪者表示減糖后“身體更輕盈”?
調查顯示,女性比男性更熱衷于減糖。在被調研的減糖用戶中,65%的女性會在日常生活中選擇減糖產品,而主動減糖的男性只有35%。
從年齡看,30歲-39歲之間的人群減糖意識更強,占比36.7%。其次為18歲-29歲用戶,占比31.3%。這兩個年輕群體加起來占比接近七成,是減糖用戶的主力軍。
30歲以上用戶群體最怕糖的原因,是因為這個年齡段開始感受到身體狀態變化和亞健康威脅。隨著身上承擔的社會和家庭責任變重,他們也希望通過減糖飲食來保持身體健康。?減糖行為正在讓這些年輕用戶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。人們在有意識地減少糖攝入量以后,生理、心理和行為上都可能發生積極變化。
在受訪者中,66%的用戶表示減糖之后“感覺身體更輕盈,精氣神十足”,54%的用戶表示“工作學習時頭腦更清醒”,41%的用戶表示“皮膚好了”。此外,血糖降低、更自信、痘痘消失、脫單也成為了減糖用戶的熱選關鍵詞。
減糖用戶群體更自律
《報告》調查顯示,42%的減糖用戶表示堅持減糖飲食超過3年,35%的用戶表示堅持減糖超過一年,表示剛開始減糖的用戶為22%。
在受訪的減糖用戶中,超過一半的用戶表示長期堅持運動健身,選擇“能不動就不動”的用戶只有15%。同時,55%的受訪者表示每周專注學習20小時以上。
為什么選擇減糖飲料或者無糖飲料
調查顯示,66.8%的受訪者希望控制體重,55.7%的受訪者希望改善皮膚,24%的用戶表示有糖尿病或相關疾病,只有19%的受訪者是追隨別人的行為。
在選擇無糖飲料品牌時,大多數受訪者都有較清晰的目標。其中,口感自然、添加劑更少、營養物質更多、使用天然代糖更安全、知名品牌、產品包裝漂亮,是減糖用戶最主要的6個選擇標準。
無糖飲料正在成為年輕群體的“社交貨幣”?
近年來,隨著人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,減糖正在成為越來越多都市年輕人健康、自律的人生態度,無糖飲料則成為他們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。?《報告》顯示,減糖用戶選擇無糖飲料的生活場景非常多元化。除了獨自飲用外,他們也愿意和他人分享無糖飲料,并借此拉近彼此社交距離。這些場景包括但不限于約會、聚餐、送給家人或朋友等。
木糖醇、赤蘚糖醇等天然糖醇正在獲得更多減糖用戶的認可
盡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擁抱減糖,但他們依然希望飲料有熟悉的甜味。援引中科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的相關數據顯示,相比早期大量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劑(阿斯巴甜、安賽蜜等),近年天然甜味劑占比正在逐步攀升。
調查顯示,53.1%的減糖用戶認為木糖醇是最安全的代糖,46.5%的用戶把好評票投給了赤蘚糖醇。而之前被廣泛使用在食品、飲料行業的人工代糖阿斯巴甜,只有12.8%的用戶認可其安全性。
減糖行動還在改變不少用戶的飲食口味,幫助他們建立更健康的飲食習慣。在受訪的減糖用戶中,有35.5%的人表示減糖后飲食口味變得清淡;33.6%被調研者表示不再渴望高糖食品,28%的減糖者已完全放棄含糖飲料。